“好生态”变成“新经济” 全球信息
【资料图】
来到崇明区竖新镇仙桥村,可见路旁农宅修葺一新,白墙青瓦,极具江南韵味。这个位于崇明岛中北部的乡村,在2010年至2012年间成功流转98%的土地,引入优质农业经营主体,探索各类蔬果规模化种植并发展采摘游,让村民“钱袋子”越来越鼓。“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’,这句话被写在村口的牌子上。如今,村里将土地资源转化为各类生态产品,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!”在崇明区日前举行的“创新生态优势价值实现途径”研讨会上,竖新镇党委书记王昊说。
仙桥村的发展,是崇明区创新生态优势价值实现途径的缩影。近年来,崇明区在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过程中,不断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、生态资产向发展资本转化、生态要素向发展要素转化。研讨会上,专家学者、崇明区部分乡镇负责人齐聚一堂,为推动“好生态”催生“新经济”建言献策。
“好生态”变成“新经济”,需找准“转化点”。崇明区新村乡的“转化点”是稻米。“新村人把‘米产业’做到极致,我们不仅有连片成块的稻田、高质量的稻米,还有以稻米为主题的文化品牌乃至旅游景区。”新村乡党委书记王慧健说。目前,新村乡正充分挖掘区域内的稻田、河道、树林、生态廊道等生态元素,以产品研发、加工包装和品牌营销为突破口,把生态价值在生态产品的价格上体现出来,实现“好生态卖出好身价”。
建设镇的“转化点”是民宿。建设镇党委副书记黄慧说,目前全镇民宿总量达265家,约占全区的四分之一。“第十届中国花博会,让更多人看到崇明之美、建设之美。我们正依托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,大力发展医养经济、研学经济、康复经济等,力争通过精品民宿打造,让更多游客留一宿、过一夜,把‘头回客’变成‘回头客’,把‘过路客’变成‘过夜客’。”
崇明岛西端的绿华镇找到的“转化点”是清水蟹。在位于绿华的宝岛蟹庄内,清水蟹能借着“渔光互补”项目的光,住进“光伏别墅”,还能在炎炎夏日住进“森林度假区”——140多亩、8000余棵池杉等树木种植在蟹塘中,可有效调节水温、吸附水底淤泥、避免水体富营养化,让清水蟹在更惬意的环境中生长。
“我们把崇明传统的鱼蟹混养改造成生态专养、内循环活水养蟹、林下养殖、光伏养蟹四类养殖模式。还开发了蟹粉、蟹黄油、干贝蟹肉等多种清水蟹深加工产品,打造以蟹文化为主题的‘蟹宿’民宿集群。如今,绿华的蟹已成为旅游经济的金字招牌,我们将进一步做强这一文旅IP。”绿华镇党委书记杨丽华说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