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2.04亿亩|每日热文

眼下,小麦机收正由南到北快速推进。截至6月9日17时,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2.04亿亩,收获进度67%。安徽麦收基本结束,河南进度过九成半,江苏进度过六成半,陕西进度过三成半,山东进度过三成,山西、河北进度过一成。


(资料图片)

夏粮产量超过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,小麦又是夏粮的主体,是中国人的第二大口粮。小麦稳产对于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具有重要意义。“三夏”生产形势怎样?如何应对夏收中的困难?

良种释放生产潜力

日前,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,通过了197个小麦新品种,这批高产优质、绿色抗逆、专用特用小麦品种,将为小麦生产提供更多选择。而在麦浪翻滚的“三夏”,已推广的优良品种正持续释放生产潜力。

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南孟镇的麦田里,小麦长势喜人。“我今年种了800亩小麦,都是‘藁优2018’品种。预计6月中旬收割,又是一个丰收年。”藁城区丰可得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刘和宾介绍。“藁城区是全国最大的强筋麦生产基地之一。今年小麦面积达48.7万亩,藁优强筋麦品种占80%以上。”藁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永强说。

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种粮大户万小强的麦田里,小麦已泛黄。“选出好种子,盐碱地里也能打粮。这两年我用的是耐盐碱及节水抗旱品种济麦22,最好时候每亩增产近百斤。口感好,出粉率高,做的面食有嚼劲。”万小强说,他家种的700亩小麦属于盐碱地,受土地条件限制,原本只能种棉花。随着盐碱地改良,良种繁育不断推陈出新,小麦等粮食作物也实现了稳产。“近年来,六户镇引导农户进行小麦良种示范推广,还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、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、强化种植技术指导培训,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,丰收底气越来越足。”六户镇党委书记刘国强介绍。

机具总量供给充足

数据显示,今年“三夏”预计投入1650万台(套)各类农机装备,开展夏收、夏种和夏季田管机械化作业,其中联合收割机60多万台,机具总量供给充足,可以满足“三夏”生产需求。各地作业农机供需动态变化,组织好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仍是“三夏”工作的重要任务。

据介绍,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正会同交通、气象、石油石化等单位努力做好服务保障,发布气象预警预报和机收作业气象提示,为农户机手提供作业供需对接、农机通行、优先优惠加油等保障服务。

各主产区制定“三夏”机械化生产工作预案,组建了6000多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伍。安徽省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20万台,机收率预计超98.5%。山东省预计上阵150万台套农业机械,设立700座农机用油保供加油站,确保农机用油供应充足。

在农机企业潍柴雷沃客户服务中心,一块“智慧云脑”大屏引人注目,屏上实时呈现智能农机在全国各地的作业数据等信息。该中心主任蒋强说,今年中心继续发挥信息化优势,为全国农机手提供包含作业供需、天气预报、技术指导等服务。

当前,河北各地小麦也陆续进入收割阶段。石家庄藁城区农业机械服务推广中心主任鲍清校介绍,区里准备了2300台小麦收割机,3天至5天可以完成全区小麦收获。

发力关键环节

5月下旬,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天气过程,部分地区发生“烂场雨”,导致部分成熟小麦发芽霉变。农业农村部紧急通知,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“烂场雨”天气,抢时抓好小麦收割和烘干晾晒。“小麦机收必须立足‘抢’字当头,各级农机部门和在黄淮海麦区参加麦收的80万农机手,要克服困难连续作战,打赢夏收夏种这场硬仗。”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冀名峰说。

近日,受灾地区发动国有粮库、粮食收储企业、供销系统、农民合作社等多方力量,利用各类粮食烘干机械,尽力烘干晾晒含水率高的小麦,尽量减少损失和霉变。为保障夏粮抢收,河南推出10项应急抢收、烘干晾晒措施,抓住天气晴好“窗口期”抢收快收,进一步挖潜烘干设备,落实小麦保险理赔,做好小麦收购工作。农业农村部提出,要用足用好各类主体的烘干设施,指导推广分段式烘干措施,开放文化广场、学校操场等空间场地用于露天晾晒,尽量降低小麦含水量。

在夏粮大规模收获前,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出,把夏粮收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牢牢守住农民“种粮卖得出”的底线。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,加强家庭储粮技术指导,帮助农民减损增收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长全表示,伴随夏粮收获到手,收购工作随即展开。各地应加强农企对接,深化粮食产销合作,引导多元主体入市,让农民丰产又丰收。 (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 吉蕾蕾)

关键词: